博源国际

      安徽博源国际“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十五):在发展中争先 在创新中蝶变 —安徽博源国际上次党代会以来安徽建科改革发展综述
      来源 :安徽建科 时间 :2022-06-12 浏览量 :10902

      奋楫扬帆谋发展,守正创新勇前行 。

      2016年集团党代会以来 ,安徽建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省国资委和集团公司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以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核心 ,大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克服世界经济下行、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全体安徽建科人审时度势、锐意进取,拼搏奋斗、创新发展,经营业绩不断提升,资质建设不断突破,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党博源国际作不断强化 ,企业实力显著增强 ,初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科技型企业。

      锐意进取 ,跑出转型发展“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2016年以来,安徽建科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深化转型发展,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拓展市场,以检测板块领头,带动其他板块协同发展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助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截至2021年末,新签合同额、产值、主营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分别为2016年的2.10倍、1.87倍、1.91倍 、7.29倍、1.79倍 ,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荣获全国优秀勘察设计企业 、全国建筑业AAA级信用企业、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第六届省属企业文明单位 、安徽服务名牌等荣誉称号,安徽建科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内外兼修 ,打好自身建设“组合拳”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自身建设的根基是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

      2016年以来,安徽建科从延链、补链、强链入手,注重自身建设 ,苦练内功、提升能力,大力深化经营模式改革,不断拓展省内外业务,秉承“科技提升质量,用心铸就品质”的质量理念,对外进行市场开拓 、产业覆盖,对内深耕管理、建设品牌,加强各板块资源整合、沟通交流、协同经营,促进全院整体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取得了很好的经营成效 。

      安徽建科园区实景航拍


      加大市场开拓延链” 。2016年以来,积极开拓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环境治理、国土空间规划、项目管理和全过程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 、工程质量保险、旧城改造、片区开发等新兴业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加强各业务板块协同联动,整合资源,抱团作战 ,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综合优势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紧跟集团公司经营步伐 ,加强与集团系统兄弟单位的深层次合作,积极开拓EPC项目。加强与大型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合作,扩大市场占有率。注重延伸省内外市场布点 ,增设地市级异地分站分院,加强与各地市县级检测中心、设计院的合作 ,加强区域经营。加强对项目的跟踪管理,建立大客户数据库 ,注重客户服务及回访 ,进一步巩固市场。

      做好资质升级扩项“补链。2016年以来 ,市政行业道路工程和风景园林专项设计资质升至甲级 、工程咨询企业甲级资信、土地规划升至乙级、新取得工程勘察行业岩土工程专业乙级资质,安徽建科获批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通过国家认监委认证机构审核,获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二站新增职业卫生检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 、人防工程检测、消防工程检测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工程测绘乙级 、工程勘察乙级等资质 ,检测参数由1400余个增加至4000余个,新增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ISO9000三体系,二站已成为安徽省建设领域权威性建筑工程检测机构 。建科监理公司机电安装工程监理以及电力工程监理资质升至甲级;新取得通信工程专业监理乙级资质。建科审图公司施工图审查升至施工图一类(含超高层)审查资质,新取得人防工程战时施工图审查资质。

      提升生产研发能力“强链”。建成绿建三星建科大厦和职工食堂,完成园区内道路景观改造,实现集中统一办公,办公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安徽建科新区的崭新形象。加强实验室建设及资源整合,以结构与抗震实验室、岩土与地下空间实验室 、BIM研发中心等为主要建设内容,打造高水平省内领先科研平台,建成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并顺利通过验收 、投入运行。建立新型实验室,完成门窗幕墙实验室和科研楼改造,园区实验室总面积增加至9000余平方米,有力促进生产研发能力再上新台阶。

      高歌猛进,按下科技创新“快进键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 。

      2016年以来,安徽建科坚持科技赋能企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力度 ,进一步夯实创新基础,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 ,加大科技攻关力度 ,以科技成果为准绳,加强研发平台建设,以工程项目为平台,加强新技术研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质量发展支撑力。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10000kN多功能结构试验系统

      产学研合作和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实现新突破。加强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 ,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等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 ,搭建了安徽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以项目研究为纽带,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活力 。先后建设了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实验室(CNAS认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绿色建材评价机构 、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代表的11个科研创新平台。截至“十三五”末 ,安徽建科共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7个 。

      科研项目立项和获奖数量达到新高度。立足生产经营需要 ,依托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积极开展建筑科技前沿领域的技术开发研究 ,以解决工程实践中的问题为导向,科研项目立项219项 ,其中列入国家级1项、省部级7项  ,市厅级29项,集团级58项 。立足建筑科技前沿领域,以科研项目、科研平台为载体,积极申报各类科研奖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三等奖1、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三等奖2项、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建设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成果奖三等奖1项、第七届安徽省专利优秀奖1项 、建华工程奖集体二等奖1、建华工程奖集体二等奖1、安徽省优秀勘察设计奖11项、安徽省土木建筑工程创新奖5项 、安徽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8、安徽省建设工程黄山杯奖9等 。

      科技成果取得新成就 。抓住国家鼓励发展的绿色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契机,积极申报标准、专利、软著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等 。以工程(产品)项目为平台,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研发,加强科技攻关 ,出版《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用新技术》《路基路面检测技术》《地坪涂料与自流平地坪》(第二版)等代表性著作7部 。授权专利126件、其中发明专利23件、登记软件著作权29件 。科技成果转化直接收益每年呈递增趋势,累计超1500万元。

      人才为本 ,打造人才队伍“集聚地”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

      2016年以来,安徽建科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深化“选 、用 、育、留”等人力资源各板块工作 ,推动员工能进能出 ,收入能增能减上下功夫,建立员工考核、薪酬、选人用人体系,以事业凝聚人才 ,以人才推动企业发展 ,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安徽建科“十三五”末员工学历分布图

      人力资源结构持续完善。“十三五”末,全院共有员工1146人。从学历分布来看,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14.8%,本科学历占比38.8% ,大专及以下学历占比46.4%。从职称分布来看,正高级职称占比2.6% ,副高级职称占比16.2%,中级职称占比29.6% ,初级职称占比30.5% 。从年龄分布来看,35岁及以下占比55.4% ,36-45岁占比24.0%,46-55岁占比14.7%,56岁及以上占比5.9%。

      人力资源质量持续优化。2016年以来,引进博士3人,成功申报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合肥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省属企业“538英才工程”领军人才2人,拔尖人才4人,入选省级专家库60余人 ,入选合肥市市级专家库70余人 。

      持证人员数量稳步提升。目前全院注册类证书共计310人次。一方面积极引导注册考证工作 ,共考取各项注册证书77人次。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年度招聘计划的制定及招聘录用工作的开展,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拓宽用人渠道,共引进注册人员94人。

      红色引擎 ,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实现“新蝶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 ,"红色"是鲜明底色 ,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独特优势。

       

      院八次党代会隆重召开

       

      院党委班子成员在苏家埠战役纪念园重温入党誓词

      2016年以来,安徽建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一个总体目标 、两个一以贯之、三个有利于、四个坚持”的总要求、总目标 、总任务,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用党建“红色引擎”激发强劲“发展动能”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

      领导力量不断充实。隆重召开院第八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和纪委班子 ,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障。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 ,先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党史学习教育等6次专题教育,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政治素养明显提升。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完善党内议事制度 ,全面落实党建入章,建立党委前置研究事项清单,切实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 、管大局、促落实职能。意识形态常抓不懈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宣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话语权,强化各级宣传阵地管控,突出正面宣传,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讲好建科故事 ,传递建科好声音。干部队伍锻造持续探索。探索建立《中层岗位模拟任职制度》,结合青年骨干培养锻炼现状,创新性地提出中层岗位模拟任职制度,为岗位需要但又缺少符合中层任职条件的青年骨干提供锻炼平台。党建活动持续创新 。深化“一先两优”评选活动 ,积极争创非施工领域“党员先锋号”工程 、“党员示范岗”活动 ,全面推行党员学习积分管理,建立党建观察员制度,积极探索党员“青蓝计划”等品牌创建,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 ,有效推动党博源国际作与生产经营工作互融互进。组织建设更加有力 。坚持国有企业党建“四同步”、“四对接” ,优化调整机构设置,选优配齐党务队伍 、严格落实“两个1%”,支部活动有声有色、亮点纷呈 ,党的“四化”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变,党组织的领导力 、组织力 、号召力显著增强 。2016年以来,党员人数从134人增加至261 ,增幅为94.78%,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引深抓实。着力构建“家文化”体系,重塑了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使命等企业文化理念,进一步完善了企业文化外在表现形式,制作企业文化MG,推动企业文化入脑入心。积极开展各类活动,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双促进、双提高 、双胜利 。统战工作不断加强。坚持党建统领,着力推动学习教育经常化 、互动交流常态化 ,画好“同心圆”,凝聚“向心力”。举办丰富多彩联谊活动 ,最大程度凝聚了统一战线勠力同心、接续奋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

      党员干部参观安徽创新馆

      建党100周年红色党建运动会

      党史公开课系列“云”课堂

      目标指引方向,规划引领未来 。

      安徽建科“十四五”规划指明了未来五年发展方向,明确了“14412”目标任务。安徽建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提出的强化“两个坚持” 、实现“两个更大”的目标要求 ,与集团公司总规划总战略同频共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党建统筹引领各业务板块持续协调发展,奋力开启安徽建科高质量4.0发展新征程 ,为实现一流安徽博源国际目标愿景,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