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国际

      安徽沿淮地区高质量发展获积极进展
      来源:中安在线 时间 :2021-08-13 浏览量:4301

          淮河生态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全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安徽任务,安徽沿淮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今后,安徽还将着力构建淮河流域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构建淮河流域生态屏障体系,切实保障“十四五”时期皖北人民基本不喝地下水。

        安徽沿淮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淮河流经安徽8市(蚌埠、淮南、阜阳 、六安、亳州、宿州、淮北、滁州),全长436公里 、流域面积6.69万平方公里,占淮河总长和总面积的43.6%和35.8% 。早在“十二五”期间 ,安徽省就开展了淮河流域经济发展政策研究,与沿淮各省一道,积极推动淮河经济建设上升为国家层面 。

        在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区域战略之后,安徽省围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目标方向 ,推进建立上下协同 、省际联动 、市级主体 、社会参与的合作对接机制 ,确保国家区域战略得到有效落实 。当前,安徽沿淮地区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2020年,沿淮8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8% ,滁州、亳州、六安3市增速均在4.1%以上,其中滁州市生产总值增长引领全省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6%,高于全省3.6个百分点 ,淮北、淮南、滁州的增速囊括全省前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滁州 、阜阳、宿州居全省前3位。

        推动多个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

        近年来,安徽省在淮河流域谋划实施了一批灾后重建、尾闾畅通 、水系连通 、淮河入海通道等基础性 、枢纽性重大水利设施项目 。其中 ,引江济淮工程建设全面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淮河干流蚌浮段行洪区调整建设 、江巷水库主体工程基本建成,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建设等进一步治淮工程相继开工。

        接下来 ,安徽省还将全面提升淮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一方面 ,加快淮河流域的河流、湖泊 、湿地恢复治理,着力保障防洪安全、水质安全、生态安全;推进淮河干流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王临段行洪区调整及河道整治工程,推进洼地治理、居民迁建以及淮河中游综合治理、颍河治理等淮河治理“六大工程” 。

        除了加快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安徽还将积极推进淮河干流峡山口—涡河口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等前期工作 ;并积极推动淮河中游综合治理、沙颍河治理等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作为全省“十四五”重大项目优先启动实施 。

        统筹推进省际之间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安徽省谋划实施了沿淮高铁、引江济淮二期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同时,先后建成京沪、合蚌、郑阜、商合杭高铁,阜六 、宿淮铁路 、徐宿快速通道进展顺利,建成启用淮河流域安徽段首个二类水运口岸(蚌埠港),开通淮河干流首条外贸航线。

        值得期待的是 ,安徽将着力构建淮河流域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建立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省际之间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

        结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安徽还将加强项目谋划,全力提速合肥—周口高速颍上(南照)至临泉(皖豫界)段 、徐州至淮北至阜阳高速、宿州至固镇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持续推进淮河干流三河尖至蚌埠闻段、蚌埠闻至红山头段,涡河航道(大寺闸至入淮口段)以及新汴河等航道整治 ,为完善沿淮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沿淮产业提供坚实交通支撑。

        出台淮河 、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规划

        聚焦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近年来 ,安徽谋划了淮南煤制气、中印医药合作 、县城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  ,扎实推进淮北段园工业集中区与徐州铜山区、宿州埇桥经开区与徐州高新区的产业合作 ,加快区域产业承接转移。

        值得期待的是 ,安徽还将启动实施皖北“喝好水”工程,以引江济淮工程为依托,推动河湖连通,形成“南北相通 、东西互济”的高质量骨干水网,有效保障区域用水 ;切实保障“十四五”时期皖北人民喝上干净水、基本不喝地下水。

        结合“十四五”规划实施,安徽将全面开展沿淮生态屏障的建设 ,并制定出台淮河 、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规划,积极推进淮河生态廊道建设意见编制。另外 ,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契机 ,探索毗邻地区林长合作机制,推动区域合作发展 ,支持滁州、蚌埠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方佳伟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