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国际

      省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在5月17日《经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百年安徽正风华 薪火相传再出发
      来源:安徽日报 时间:2021-05-20 浏览量:3222
          安徽在中国革命 、建设、改革历史长河的每一个断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安徽人民走过了风云激荡的不平凡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 ,安徽省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站上新的历史起点,6000万江淮儿女将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安徽篇章。
       
          安徽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 。从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皖西苏区到抗战时期新四军驰骋江淮,从新中国第一炉铜水揭开工业新篇章到小岗村“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大幕,安徽在中国革命 、建设、改革历史长河的每一个断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安徽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奋进,知重负重 、攻坚克难,走过了风云激荡的不平凡历程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发展能级更高 ,GDP由2016年全国第14位提升到2020年的第11位,人均GDP从全国第25位提升到第13位,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居全国第5位、总量居全国第10位 ;发展格局更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 、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覆盖,安徽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前所未有 ;发展动力更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超过40%;发展成色更优 ,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考察 、作出系列重要指示 ,为“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美好安徽、怎样建设美好安徽”指明了前进方向 、提供了根本遵循 。安徽省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在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
       
          立足新发展阶段 ,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勉励我们“十四五”时期继续往前赶,主要看后劲 ,关键靠创新,安徽在这方面应该是有自信的 。
       
          安徽坚持创新这项国策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加快建设 ,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合肥滨湖科学城获批建设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系统推进 ,“一室一心一区一城一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立柱架梁,“3+4+N”大科学装置集群初具规模,国家级创新平台达210家。
       
          坚持创新不问出身,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机制日臻完善 ,涌现出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墨子号” 、世界第一台商用“量子显微镜”等多项全球之首,创造出世界最快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世界最薄0.12毫米触控玻璃等多项全球之最 。合肥智飞龙科马研制的国内第四款新冠肺炎疫苗获批紧急使用。
       
          坚持创新第一动力,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新时代“江淮英才”计划 、国家实验室专项人才政策等重磅大招落地实施 ,编制周转池等改革走向全国,首个“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安徽创新馆启动运营,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安徽)科交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今年一季度全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首次突破10万件大关。
       
          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 ,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
       
          安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建设,以“铜墙铁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深入实施,马钢与中国宝武完成战略重组,海螺集团、铜陵有色蝉联世界500强。
       
          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十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合肥集成电路 、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和铜陵先进结构材料入选首批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 ,合肥智能语音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合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获批建设 ,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加快推进,长鑫19纳米动态存储芯片实现量产,蔚来新能源汽车累计交付超10万辆,华米可穿戴设备销量全球第一 。
       
          以“融会观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现代金融、商贸流通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会展经济、观光旅游 、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放心消费在安徽”升级版的影响力日渐显现,去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8万亿元、增速居全国第3名 。
       
          以“大智移云”为重点的数字产业抢滩布局,工业互联网 、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迅猛,江淮大数据中心 、超算中心 、5G网络等“新基建”加快建设,“皖企登云”提质扩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更深层次改革 ,实行更高水平开放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
       
          安徽全面深化改革 ,催生“化学反应”,紧盯行政审批、国资国企 、医药卫生 、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改革举措有机衔接 、融会贯通,江淮汽车与德国大众实现战略合资合作,县域医共体“天长模式”推向全国。全面扩大开放,激发“聚合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给全省上下带来巨大鼓舞和鞭策,省委及时召开十届十一次全会,出台贯彻落实意见 ,组织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学习考察 ,区域、城市、城区、毗邻区、园区5个层面的“区块链接”细化成局 ,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高位起势,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合作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数字上的长三角、翅膀上的长三角、高速上的长三角加快建设,沪苏浙来皖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占全省利用省外资金一半以上;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天下徽商”圆桌会成功举办。
       
          全面优化环境,形成“磁场效应” ,“全省一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加快构建,新型全省政务“皖事通办”平台 、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不断完善,省级行政权力事项 、行政审批事项保持全国最少。
       
          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鞍山薛家洼调研时强调,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努力成为长三角的“白菜心”。
       
          安徽坚定践行“两山”理念,纵深推进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以“铁腕治江”守护“美丽皖江”,把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新阶段现代化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一号工程,严格沿江“1515”分级管控措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开展沿江千里踏察 、实地暗访督导 ,点对点解决中央环保督察问题 ,实打实贯彻长江十年禁渔令,实现建档立卡 、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四个100% ,长江流域水质达到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野生江豚群再现皖江 。
       
          以“绿水青山”激活“金山银山” ,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0%,PM2.5平均浓度下降2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2.9% 、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五年来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18% 。
       
          以“制度创新”推动“绿色常新” ,首创林长制改革 ,加快建设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与浙江共同谋划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 ,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富一方百姓是政绩,养一方山水也是政绩”的理念深入人心。
       
          百年安徽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生动缩影,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制度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巨大政治优势 。站上新的历史起点,6000万江淮儿女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 、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以“无我”的心态和“赶考”的状态,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安徽篇章。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