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国际

      习近平与青年的故事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1-05-03 浏览量:3271
         一个国家的进步,镌刻着青年的足迹 ;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
       
        跨越半个世纪 ,从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一路走来 ,习近平总书记深知青年的渴望,格外关心青年的成长 。与青年通信,同青年谈心,参加青年活动,常把青年记挂心间。深情嘱托、诚挚盼望,为青年在奋斗前行的道路上点亮航标、指引航程 。
       
        尺素传情,真情流露
       
        写信,是习近平总书记同青年交流的方式之一。
       
        时隔30多年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仍然记得1983年12月的一天,他和其他几位河北农业大学正定籍的同学一起读信时的感动。
       
        信,来自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
       
        “农村迫切需要农大学生,农大学生同样也离不开农村。可以说 ,家乡的40多万父老乡亲都在翘首以待,盼望着你们早日以优异成绩成就学业,为祖国的四化建设挑梁扛柱,竭智尽才。”字里行间,满是求贤若渴的期盼,满是对异乡负笈人的牵挂 。
       
        信的落款一句“你们的同志  习近平”,拉近了家乡书记同远方学子的心 。
       
        受到习近平同志的真情感召,河北农业大学1984届至1987届正定籍51名大学生中有一多半人回到正定工作 。
       
        当年陆续回乡工作的大学生,如今已在当地农业、畜牧、林业等一线部门独当一面 ,他们中还走出了多位石家庄市、河北省乃至全国的专家 。
       
        一封封书信,一段段寄语 ,记录着习近平同志求才思贤的真情 。
       
        2000年到2013年,河北保定学院近百名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工作生活。
       
        对于扎根西部的青年人,习近平总书记感同身受,“我在西部地区生活过,深知那里的孩子渴求知识 ,那里的发展需要人才 。”
       
        “好儿女志在四方 ,有志者奋斗无悔”“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2014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许从中南海传到边疆远塞,飞进支教青年的心坎上 。
       
        赞许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勉励大学生村官“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嘱咐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
       
        一纸信笺,承载着始终鼓励青年向下扎根、向上成长的谆谆教诲。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笔友”中,还有不少外国青年。
       
        “我们觉得您是好人 ,也很帅!”2019年2月,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中文班学生 ,在给习主席的中文信结尾袒露心声。
       
        很快 ,他们收到了习主席的回信 。习主席不仅称赞他们“汉语书写工整、用词规范,‘太棒了’” ,更寄语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 。
       
        这份喜悦 ,意大利罗马国立住读学校的师生们和日本青年中岛大地等也感受过。
       
        “愿你们青春正好、不负韶华 ,都能成就梦想” ,罗马国立住读学校学生卢多薇卡用信中的话鼓舞自己 。
       
        “这是对我多年坚持的最好肯定和认可  ,让我非常感动 。”一封信种下并坚定了一名日本青年做中日友好使者的理想。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寄望于青年。一次次跨越山海的“信笺对话”,于润物无声中 ,滋养着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友谊之花 。
       
        亦师亦友,言谆意重
       
        于青年学子 ,习近平总书记亦师亦友 。“每年五四前后 ,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 ,到年轻人中间和青年学生相处,到学校看看。”
       
        信守承诺,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走进青年学子的“课堂” ,谈梦想,论志向 ,说信仰,做青年人前进、追梦路上的领路人。
       
        1970年4月 ,当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陕北黄土地上,一名17岁的青年 ,激动万分 。40多年后,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个青年节,习近平来到见证新中国科技强国梦的航天城,参加共青团“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聆听广大青年抒发与祖国共奋进 、与时代齐发展的青春感受。
       
        “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
       
        中国梦熠熠生辉,伟大的召唤指引青年怀揣梦想,大步前行。
       
        中国有梦,青春无悔。“把自己的梦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 ,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成就你们的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循循善诱的话语 ,令广大青年学子收获了关于青春的更多思考。
       
        身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青年工作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鲜明提出青年成长应该遵循的价值坐标——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年5月4日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五四运动策源地北京大学 ,以“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生动比喻,指出价值观教育要抓早、抓实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 ,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需要很多力量来推动,核心价值观是其中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给出“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成为当代青年修身立德的八字箴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1966年,还在上初中的习近平 ,读到了穆青等同志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 。直到我从政 ,直到我担任县委书记,后来担任总书记,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学习焦裕禄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2017年五四前夕,在中国政法大学“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把自己的“偶像”介绍给了青年们。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跟党走,他一生都在为党分忧、为党添彩。”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这个初心 ,是我国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也是我国广大青年的人生航向。
       
        言传身教,不负韶华
       
        以身教者从。习近平总书记结合自己在成长路上的切身感受赠予青年的人生箴言 ,点燃青春激情 ,唤醒成长渴望。
       
        总书记以身作则,倡导青年“自找苦吃”——
       
        在延安插队时过跳蚤关、饮食关 、生活关、劳动关 、思想关。
       
        “我对自己的首要要求就是‘自找苦吃’。”习近平同志常用这句话来自省修身 ,正己正人 。
       
        梁家河大冬天下到粪池里起粪 ,他干得最多 ,每次都是第一个主动跳下去抢着干。习近平同志说,只有跨过了劳动关,树立了“自找苦吃”的想法,才能砥砺思想,让你的思想更加靠近老百姓,也让老百姓更加信赖你。
       
        总书记严以律己 ,激励青年练就过硬本领——
       
        勤奋学习是青春远航的动力,增长本领是青春搏击的能量。
       
        2013年,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说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 ,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 ,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 ,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峁上,就开始看书 。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总书记分享心得,指引青年坚定理想信念——
       
        从青年时期开始,习近平同志就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智慧的滋养 。
       
        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考察时,面对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总书记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 。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 、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 ,就会坚定不移。”
       
        每每同青年对话,习近平总书记都衷心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 ,不负人民期望 。
       
        总书记希望青年教师成为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鞭策青年官兵“争当训练尖子 、技术能手、精武标兵” ;勉励青年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内容涉及美育、创新、体育等多个方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指引下,当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起跑、冲刺 。向着目标奔跑的国家,尽是青春的模样。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