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国际

      改变过往新冠认知 积极引导3—11岁人群疫苗“应接尽接”
      来源:人民网 时间:2021-11-03 浏览量:11231

        近日,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家长陆续接到了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的通知 ,3—11岁人群开展新冠疫苗接种,这其中需要注意些什么?3—11岁人群接种为什么有必要?

        10月30日 ,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召开。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会上表示 :“随着新冠病毒的传播和流行,在一些国家中可以看到儿童的发病水平和去年年底成人发病水平已经接近 ,意味着我们过去的认识需要改变 。”

        “积极引导3—11岁适龄无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力争12月底前完成全程接种。”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3—11岁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与18岁以上的人群没有显著性差异 ,综合考虑我国疫苗生产能力、接种能力 、临床试验情况和防控工作实际,我国将疫苗接种目标人群由12岁以上调整为3岁以上。

        打还是不打 ?

        最近,家长们见面经常会互相询问给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你们打不打 ?”大家一方面关注的是新疫苗安全性怎么样 ,另一方面是考虑目前的防控形势下 ,是不是需要给孩子打疫苗。

        3—11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有必要吗?王华庆表示,世界上有些国家已经在儿童当中开展了新冠疫苗的接种 。

        “我们建立群体免疫 ,期望通过群体免疫来实现降低或者阻断疾病的流行 ,儿童是人群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形成群体免疫的重要部分。”王华庆说,相关统计显示,在儿童群体当中也存在重症 、死亡的病例 ,有的国家已经报告在儿童中的新冠流行水平超过了流感流行水平 。

        可见 ,国际上的数据显示,新冠在儿童中发病率比较低的经验之谈已经发生了变化 ,因此 ,儿童也需要通过疫苗接种预防发病 。

        如何带领孩子们接种

        3—11岁儿童是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 ,家长在儿童疫苗接种过程中都有着一定的经验。除了要做好预约接种以外,在去接种新冠疫苗之前 ,家长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

        王华庆强调,除了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的流程,还要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 。在现场要如实提供儿童目前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既往接种的禁忌情况,让接种医生做判断。

        在新冠疫苗接种通知上,也会特别提示家长,去接种时要带着儿童的接种证 、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家长在儿童接种疫苗前 ,要在知情 、同意的基础上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王华庆提示 ,如果儿童特别紧张 ,家长要做好疏导的工作,因为5岁以上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一些心因性反应,大一点的儿童要避免剧烈运动。在接种过程中 ,有关新冠疫情防控都有相关的规定,这时候不管是家长还是儿童,都要做好个人的防护,配合当地防控工作,尤其是在接种点。接种之后还是要进一步强调留观30分钟,如果接种儿童出现了怀疑与不良反应有关的情况时,要及时进行报告。

        如何兼顾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3—11岁儿童普遍会遇到与接种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或者非免疫规划疫苗时间上重叠或需要兼顾接种的情况,这应该怎么办呢 ?

        王华庆强调,一定要确保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接种间隔14天以上。

        为了确保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兼顾接种,且确保安全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监察专员傅卫表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0—6岁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任务,也包括流感疫苗等二类疫苗的日常接种。随着3—11岁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要统筹好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和日常的接种工作。

        据介绍,教育部门要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指导学校、幼儿园做好沟通告知等工作 ,组织动员家长主动有序带领儿童到指定地点接种 ,有条件的机构要开展分时段预约接种。接种时 ,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规范接种流程,严格接种操作,落实知情同意 、健康询问、接种禁忌核查和接种后30分钟现场留观等要求 。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