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国际

      创新培训模式 ,反映基层呼声 努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 : 时间:2009-09-21 浏览量 :17760
      创新培训模式 ,反映基层呼声
      努力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2009年集团职称业务理论培训后记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
      2009年9月
       
          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在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培养造就一支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充分结合基层和生产一线的需求 ,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教育,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企业也要不断创新培训模式 ,反映基层呼声,为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营造氛围。为此,根据省人事厅、省建设厅相关文件规定 ,2009年8月21—22日 ,集团公司2009年度中级职称业务理论培训班在安徽博源国际技师学院举行,集团系统申报2009年度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共计120余人参加了学习培训。
          此次培训 ,在培训形式 、授课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较以往都有所创新,一是考虑到学员的专业差别 ,将培训分为建筑班和公路班 ,实行专业课分班上课 ,授课内容按专业要求而设定 ;二是授课教师多为企业内部的技术专家,在培训过程中力求有理论 、有案例,帮助学员领悟知识要点,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三是集团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胡运成莅临培训班并为学员授课,体现了集团高层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关注和关心,也给基层员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聆听高层畅谈集团发展 、展望未来的机会;四是在考核中,将一半的分值定为学员联系本人岗位职责写一篇文章,畅谈自己在工程技术、施工管理 、人才培养、企业发展中等方面的感想、见解和主张,充分反映来自基层的呼声,也为企业下一步研究管理对策提供第一手信息。
          归纳整理考卷中学员提出的诸多体会、见解和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要发展 ,人才是第一资源。很多学员以“人才、发展”为主题,充分认识到在企业的兴衰成败中人才的重要作用 ,部分学员还结合所在企业的发展历程和自身工作经历,得出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支撑性作用。
          2、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要实现全面发展。一些学员结合企业工作实际 ,道出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的一些短板,这些短板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战略实现和工程任务的完成,这为我们下一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
          3、施工成本控制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头戏。很多学员谈到施工成本控制的话题,也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想法 。可以看出,合理的成本控制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同时也是目前困扰企业的一个重要管理难题,如何在这方面抓体制和机制建设,形成高效率的管理链条 ,有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4、对安徽博源国际的发展充满信心。胡董事长的授课精彩而务实,在侃侃而谈中重温了博源国际人不懈的奋斗历程,展现了目前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描绘了安徽博源国际未来的宏伟蓝图 ,鼓舞人心,振奋士气。考卷中反映 ,许多学员感慨有加,对企业的发展道路、改革历程更加熟悉,对安徽博源国际的未来更充满信心。
          总之 ,这次培训只是我们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点滴,培养造就一支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还有许多路要走,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人力资源战略,加强部署规划,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部分学员答题文章(段落)摘录 :
          “回顾本人在安装公司近二十年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安装公司现象也许是整个集团系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 ,这个现象给我们最大的警示是:企业的荣辱兴衰终与人才二字分不开。前几年,由于企业用人机制和观念的落后,我们企业内部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人才队伍匮乏 ,许多以安装技术为主导的安装项目一度因专业技术人才的确实而退出市场 ,一度有项目而不敢承接,企业陷入低谷,生产经营举步为艰。新的公司领导班子成立后,深刻领会集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储备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引进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正是这批人 ,改变了我们的人才结构 ,优化了人才队伍,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也正是这批人的敬业和无私付出 ,使我们的企业起死回生。”
                                                                ——安装公司赵荣珣
          “近年来,我一直在国外工作  ,对于安徽博源国际在海外的发展和状况略谈一些:安徽博源国际在国外虽然有大大小小几十个项目,遍及几十个国家,但自行完成大项目自主投标 、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很少 ,大项目要依托别人分包给我们,当别人的二包或者三包。究其原因不是我们的施工能力不足 ,而是我们没有国际建筑市场运作的能力,没有进行海外市场招投标的人才。”  “技术创新只停留在口头上,我们的一些施工方案和技术还是十年前、二十年前的东西 ,我们队伍中的一些人安于现状 、墨守成规 ,也给创新工作带来了阻力。”
                                                                ——三公司袁之洲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我个人认为要建立高素质、高效率的经营团队。经营工作是龙头,中标才是硬道理。”“如何建立高素质 、高效率的经营团队,我们制定了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制定了人才培养战略,大胆启用新员工;二是加强沟通,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三是制定流程 ,分解目标;四是奖罚分明 ,建立灵活的绩效考核机制。”
                                                                 ——四公司沈韦霞
          “公司所有预算人员都是利用公司电脑和套件软件来制作标书的,下到工地现场的机会很少 ,对建筑施工工艺及方法也仅限于从书本上学习,实际工作中碰不到 ,光有理论无实践 。我希望企业可以多给机关人员到现场工地学习的机会。”
                                                                 ——一公司张宜
          “作为一名合格的过得硬的技术人员,不但在自己的本专业上要精通,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 ,与业主、监理单位现场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协调能力。但在这么多年的工作之中,我发现我们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对自己的专业理论还比较精通 ,可在项目部处理其他事情比较困难,导致有些工程上的事本来可以成为顺理成章的事,可到头来越来越复杂 。”
                                                                 ——一公司吴光平
          “在工程项目管理上 ,我觉得工程项目内部承包制是一个较好的手段,它是通过发挥项目部和项目经理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 、取得项目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实行工程项目内部承包并不等于以包代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必须对项目的成本严格管理,以帮助和督促项目部完成指标。具体办法如下 :一是通过项目成本预测确定成本责任目标 ;二是项目实施阶段进行成本管理;三是进行成本分析。”
                                                                 ——路桥公司肖必忠
          “目前我们单位对新员工的培养模式是实行师带徒模式,这种方式在项目上收效不错,使新员工有了归属感、认同感,也使师傅有了责任感和自豪感。但如果能让新员工经历一个完整的项目、并在项目上经历多个岗位那就更好不过了。因为公司的项目较多 ,且分布范围较广 ,使得很多新员工都很难将一个项目从头到尾地干下来 ,这就对新员工的成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者还举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路桥公司黄华
          “安徽博源国际集团建设的工程无数,但我们没有自己的专业与管理经验交流的专业刊物。如果我们一年出几期分发到专业技术人员手上 ,我们就能把我们的技术、经验以及在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告诉后来人,推动企业整体的技术创新和质量安全工作的发展。”
                                                                 ——路桥公司李斌
          “作为一名筑路人,“长江大桥,何时写上安徽博源国际的名字”,这一直是我期盼的目标。……我想,我们只有加强学习,在竞争激烈的年代,改变思维,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创新进取,认真扎实地干好本职岗位,努力迎接“安徽博源国际的旗帜飘扬在长江之上” 。”
                                                                  ——路港公司范智越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