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国际

      机关读书活动系列报道一:赵作平体会《细节决定成败》
      来源: 时间:2007-04-25 浏览量:8726
          机关党委在集团公司机关开展共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活动,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一版再版被管理者推崇,对我们工作又那些启迪和指导作用?现将机关第三党支部委员赵作平同志的读后感推荐给大家,供大家在研读《细节决定成败》时参考 ,同时要求大家积极发表读书感言及体会并学以致用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细微之处见精神
      ------《细节决定成败》读后感
      赵作平
          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 ,已经出版发行了很长一段时间,虽然书中的有些提法和论断尚有商榷之处 ,但总体脉络是清晰和明确的 。书中从思想观念入手,到细节产生的差距和忽视细节的代价 ,从细节的本质到细节的积累…清清楚楚、淋漓尽致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全新的观念,无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做管理,处处体现了细节的重要性。我认为,对个人来说,细节体现着素质;对部门来说,细节代表形象 ;对事业来说 ,细节决定着成败 。
          通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伏案思考 ,感悟良多,尤其是将书中的理论与我们实际工作相结合、相对照 ,更觉得对职能部门每一位员工的工作,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归纳起来,体会有三,愿与机关其他书友共同探讨 。
          体会一 :细微之处见精神。
          细节是平凡的、具体的 、零散的,如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会面…细节很小,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但有时候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有些细节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有些细节会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使人们的命运发生转变。但我们很多人 ,往往忽视细节的重要,甚至对细节嗤之以鼻,崇尚“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最终的可能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这里面反映的是一种精神 ,也就是对工作的专注程度和对工作的态度问题,是消极应付还是主动应对?是立身安命所需还是精神慰籍所在?因为: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快乐工作,从工作中享受工作乐趣,从工作的成果中感受自身的价值,那我们的精神,就能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
          体会二:关注细节,大事做准 ,小事做实 。
          管理学中 ,领导的技能包括概念 、人际和技术三个方面。概念技能是宏观的判断和把握能力,人际技能是沟通、协调 、平衡能力 ,技术技能就是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 。必须说明,我们每名员工都是管理者,也都具备领导的三要素 ,只是三种技能在高 、中 、低级管理者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日常工作中,我们的大量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 、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 ,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 ,并不见得有多么大的成就 ,一旦做不好、做砸了,就会使其他工作或其他人的工作受到连累 ,甚至把一件大事给弄垮了。怕只怕小事也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到位。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这些中 、低层管理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细节上,尽自己所能,用心把小事做实 ,用心把小事做到位。因为:“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 ;什么是不平凡?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
          体会三:微利时代凸显精细化管理的重要 。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高科技产业,产品的利润无一例外都在下降,尤其是建筑业,行业的低门槛、低技术含量和产品的同质化,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利润空间逐步缩小 ,产品利润趋向于零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所在的合肥市建筑市场的招投标,已经由过去的“合理低价中标”大多更改为“最低价中标”模式。甚至可以形象地比喻 ,我们在享受中标快乐的同时 ,或许手中也捧着低于成本价的“烫山芋”工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有死路一条 ,而是要求我们一要审慎报价,二要推行精细化管理 ,大力降低工程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我个人认为,建筑领域的管理水平相对来说最为粗放 ,也最有挖掘潜力。如果我们每个管理者都能象日本丰田公司那样,始终牢记成本观念,精打细算 ,努力节约每一滴水 、每一度电、每一块砖,就给我们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和“低成本扩张战略”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因为:没有破产的行业 ,只有破产的企业。可以设想我们集团未来的发展模式是 :拥有最高的企业资质,拥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行业内成本最低的竞争优势,拥有我们别具特色的服务体系和创新的技术开发能力,拥有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我们的企业就能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 ,取得更加瞩目的成就 。
        XML地图